line
您的位置:首页 > 科学技术 > 病虫害防治
玉米高产管理及常见病的处理
上传时间:2016-04-26 02:14:42  
分享到:

一、玉米要高产,种子是关键

    种子作为有生命的可再生的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成,所以在选种方面一定要慎重。具体的讲,选种要购买正规公司合法经营的国审品种,信誉高、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生产的种子有质量保障。根据当地的气候、种植模式、自然条件选择品种。如:我公司超先玉335的国审辽禾6号,超郑单958的国审金山27号,这两个品种伸缩性好、适应性广、高产、抗病、抗倒性强。

二、播种前的准备

① 整地:春玉米和夏玉米都需要播前深耕,施足有机肥,直播和套种有差异,要灵活掌握。

② 种子晾晒精选与处理:种子要在阳光下暴晒24-36个小时(切记不能直接在水泥地上晾晒)播前筛去小、秕粒,清除霉、破、虫粒及杂物,使种子子粒大小均匀、饱满,利于苗全苗壮,最好用包衣种子,可防治地下病虫害。

③ 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玉米的种植密度根据自然条件、品种特性、肥水大小、管理水平和播种期而定。稀植品种是切记不宜过密种植,否则影响光照,密植的也不要过稀,造成光照浪费。

④ 适时种好玉米: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套种玉米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夏播适期在6月中下旬,越早越好。

三、播种后苗期的管理(粗缩病的原因及防治)

冬春季和播种前要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病毒体灰飞虱的越冬和繁殖场所。降低其种群数量,减轻危害,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促苗早发,及时定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消灭成虫和破坏成虫的产卵场所,减少病源,抑制玉米粗缩病的扩散和蔓延。当玉米长至5-6个叶时,及时喷施叶面宝、喷施宝、万家宝等植物生长调节素的杀菌剂、苗毒清等,促使玉米苗期健壮生长,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和感染病毒后的耐受力,控制粗缩病的发生。常用药剂有80%的敌敌畏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40%久效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专用药剂20%稻虱净、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必要时可用20%克无踪水剂,针对田间地头进行喷雾,杀死田间杂草,破坏灰飞虱的生存环境。田边地头可喷45%农达水剂,但在玉米田间不能使用,以免对玉米造成药害,在玉米一叶期三叶期五叶期,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辛硫磷800倍液喷雾,或用80%增抗剂100倍液在一心一叶,三叶一心喷雾,或在玉米苗齐后立即喷施扑施灵,7天再喷一次,对套种玉米和直播玉米都应在玉米三叶期和四叶期,喷药力求均匀,以确保防治效果,玉米粗缩病具有毁灭性,一旦发生了就很难治愈,在病株上喷上某种药剂使它恢复正常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化学防治仅供参考。只要做到农业防治和与化防治相结合,环环相后,就一定能控制病虫害蔓延。总之,防治玉米粗缩病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要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合理用药,进行综合防治,才能达到彻底消灭灰飞虱对玉米的危害,争取玉米的更大丰收。

四、玉米丝黑穗病的原因及防治

从种子萌动到五叶期都能发病,以三叶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受侵染的玉米植株矮化,节间缩短,茎杆稍有弯曲、矮小,叶片密集色浓绿,叶片向上发直或叶上有黄白条纹,这些微妙的病状在玉米抽雄期各果穗形成期明显地表现出来,老熟破裂,放出大量的黑色冬孢子,雌穗发病时,外观短粗,无花丝,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米包,成熟的苞叶开裂撒出黑粉,内混有许多丝状物,是残留的维管束来组织,故得名为丝黑穗,也可在玉米抽穗前喷施立克秀,福镁霜等药剂防治2-3次。

五、玉米秃尖空秆的原因及防治

近几年玉米普遍秃尖这与特殊的天气情况有很大关系。7-8月遭遇连续阴雨,玉米植株光合产物减少,不能为果穗发育特别是花丝伸长提供必需的营养,导致不能正常吐丝和授粉结实,出现畸形果穗、严重秃尖等情况。部分排水不畅的田块,土壤含水量高,玉米根系发育不好,吸收能力减弱,植株生长发育迟缓,田间常见细苗、弱苗,严重影响雌穗发育,导致空秆。同时,在不良气候下,玉米雄穗生长会抑制雌穗的发育。玉米雄穗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早7-10天。雌穗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的时候,养分首先满足顶端生长点的需要,然后再供给其他部位,雄穗会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若营养不良,雄穗会利用顶端生长优势,将大量养分吸收到顶端,致雌穗营养不足、发育不良,最终形成空秆。

六、玉米分蘖的原因及防治

玉米分蘖的多少与播期有关,春播品种前期地温低,植株生长缓慢,但根系发育较好,类似于蹲苗拔节期随地温升高,光照增强,雨水充足,光合效率高,有机物合成充足,玉米主茎消耗不完全,促成根部出现分蘖。分蘖的多少与密度有关,同一品种稀播肥水条件又好,其分蘖较多,高密度夏播种植分蘖的很少,分蘖的多少与气候有很大关系,玉米拔节期雨水充沛气温高,生长加快营养过盛,促成分蘖增多,分蘖的多少与病虫害发生有关,当玉米受到病虫侵染,玉米株受伤或死亡促使根部发生分蘖,对分蘖较多,生长过旺的人工除去,如分蘖小而少可不除,待主茎长高,小分蘖自行萎缩死亡,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

七、玉米多穗的原因及防治

玉米植株上出现多少雌穗与品种、气候栽培有很大关系,并且对玉米生产有正反面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高水肥稀植春播或夏播田,拔节至授粉期气温逐渐升高,光照强,雨水充沛,根系发达,光合作用强,大量有机物合成,加强了生殖生长促成雌穗增多(3-5个)但只有2-3个多者3个能吐丝受粉,待授粉结束,其他雌穗发育停止。这种现象在栽培上按常规方法实施田间管理,无需采取措施,不会影响玉米产量,而是有利于提高单产。

八、玉米田不能结粒的原因及防治

有以下方面造成,玉米开花授粉期花粉散不开,导致雌穗授粉不良;玉米授粉期高温,造成花粉败育花丝不能授精;土壤持续干旱,雌穗散粉期是玉米需水最敏感时期,根系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植株光合作用率低,有机物减少,影响抽雄授粉,花丝活力减弱授粉不均,出现穗上缺粒。玉米小田块或小面积套种田,出现花籽。除以上方面原因外,还因为玉米是导花授粉作物,虽雌雄同株,但开花授粉在前,待花丝抽出时散粉已接近尾声,所以小田块,稀疏,小面积套种的玉米田块,待花丝抽出,风吹花粉散落时,空气中花粉密度较少,花丝授粉不完全,出现缺粒,单独种植一株玉米也只结几十粒或几粒,甚至不能结果实就是这个道理。

九、玉米空秆的原因及防治

玉米空秆常发生不结果穗或虽结果更改,但结粒很少或不结粒。被人们称之为枪杆儿,叫空秆,造成空秆的原因有如下两类:

① 先天性不育空秆:也称雄玉米(主要是种子内生理机能衰退)新陈代谢失调,导致体内输导组织受阻,导致茎杆养分输送不到果穗,使幼穗叶芽因缺乏营养停止生长,这种现象在播后无法防治。

② 不稳定空秆:植株上虽有幼穗律雏型,但不抽花丝,不结籽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栽培过密,通风透光不良,营养物质供不,拔节期和结果穗分化期干旱或雨水过多,品种质量差,病虫危害等,对于不稳定性空秆防治方法:就是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确保土壤水分60%左右。

十、田间的管理和后期管理

由于育种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使玉米的单产不断增加,产量一般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上升,到一定密度后达到最高,继续增加密度产量反而下降,要合理密植是高产栽培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要按照说明种植,对春播的玉米和夏播的玉米,要及时间苗,定苗,在玉米五叶至七叶时,要施苗肥5-7公斤氯肥,在大喇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要每亩施40公斤氮肥,磷肥40公斤,钾肥30公斤,锌肥2公斤,对春播玉米在叶10-11片和夏播玉米7-11片叶时对玉米可以用缩节安喷施,能使玉米植株高度降低20-30厘米,穗位降低10-20厘米,茎秆变粗,株型紧凑,根系发达,次生根数时增多,根长,根系活力增强,抗旱,抗逆型增强,提高光合作用的能力,促穗壮籽,减少秃尖,可增产50%以上,使玉米增产增收。

十一、玉米倒伏后的应急措施及防倒对策

玉米倒伏主要受大风大雨或虫害蛀食等原因引起。倒伏后影响通风透光和授粉不良,应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尽力减少损失。

(一)玉米倒伏后的管理措施

    1、人工扶直:玉米倒后立即人工扶直,拖延不但难以扶起也会增加损失。玉米茎秆基部第一、第二节间比较脆弱,加之已有部分根系受损,扶直时要防止折断和增加根伤。可一人扶直另一人根部培土。对倒伏不甚严重的玉米,由于植株自身调节能力强,一般能直立起来,茎叶空间排列也能基本合理。

2、加强水肥管理:倒伏的玉米由于光合作用差,生理机能受到扰乱,影响灌浆结实。对只追一次肥的田块,可再追一次肥。如果第一次追肥未施磷钾肥,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加玉米籽粒饱满度。明显增强抗旱、抗倒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和防止早衰,促使穗大粒多,增强茎秆的韧性和抗折能力,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提高产量。同时增加叶面细胞的密度和细胞壁的强度,增强抗病虫能力。

3、注意防治病虫害:玉米倒伏后,往往发生病害。叶部病害如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等,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在心叶末期到抽丝前喷施,7/次,连喷2-3次防治大小叶斑病。

每公顷用石灰粉225-300kg拌细土75kg均匀撒施田间,能有效地防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适时防治玉米螟,当玉米呈喇叭口时每公顷用1.3%的呋喃丹颗粒剂丢心叶或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3.750公斤兑细沙75-105公斤丢心叶。

(二)防倒对策

1、适当加深耕层:深耕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育,人工加深,可明显减轻后期倒伏程序。及时中耕培土,玉米拔节期后培土,可产生大量支持根,使根系发达,减轻倒伏。

2、合理的肥水管理:施肥要以基肥为主,追肥不宜过多、过早。肥料中应注意配合磷钾肥。

3、苗期蹲苗,能使地上部节间缩短,根系入土深广。拔节后一次灌水量不宜太大,以防徒长。

4、合理密植:依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或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改善个体发育,可减轻倒伏。

5、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⑴在玉米抽雄时,可用玉米健壮至少500ml稀释液75kg/亩喷洒上部叶片,能抑制茎杆节间伸长,促进茎杆增粗,根系发达,增强抗倒伏能力。⑵在拔节前3天喷哂浓度为1000-3000毫克/升的矮壮素50公斤/亩。能够使植株节间缩短、穗位降低,增强抗倒性。叶片变宽变短,叶色变黑,光合势增强。能减少秃尖,提高千粒重。使用矮壮素还可以增加种植密度,以增加亩穗数达到增产的目的,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5%-20%的群体。

十二、夏玉米化控抗倒增产新技术

   化控防倒是夏玉米高产栽培的一项新技术,目前试验推广使用的调节剂有以下几种:

(一)玉米健壮素

1、作用:可使植株矮化,茎秆粗壮,一般可降低株高20-30厘米,降低穗位15厘米,并使叶片上冲,根系增加,从而增强植株的抗倒耐旱能力,产量比对照增加20%

2、使用时期和方法:在1%-3%的早发植株已抽雄,50%的雄穗将要露头时(用手摸其顶部有膨大感)用药最为适宜。每亩用1支(30毫升)对水20公斤,均匀喷在玉米的上部顶心。

3、注意事项:一要掌握适宜的时期,不能提前或推迟。提前4-5天会减产5%,推迟4-5天,增产幅度下降5%;二要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喷后4小时内降雨,要减半重喷。

(二)神奇一号

 是一种超浓缩复合制剂,富含专用调节剂、高效细胞赋活剂和基因活化剂,能抑制旺长,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光合作用,令植株茎粗、叶厚、根壮、抗倒伏,提高授粉率,减少空秆、秃顶率,使玉米棒大、粒饱,还可抑制多种病害,可增产20%-35%。用法与用量:神奇一号一粒胶囊(0.3克)兑清水15公斤。

1、浸种12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1-2遍播种。

2、苗期、喇叭口期,叶面各喷一次。

3、扬花期3-7天,叶穗喷洒一次。

(三)黄金露

 新型玉米专用抗逆增产剂,使用后可使根长、根壮、根增多,缩短茎基部节间长度,矮化株高,增粗茎秆,极大提高抗倒能力,还可以防病抗旱耐涝,一般增30%以上。于6-11片叶时,每亩用20毫升对水进行叶面喷雾。

(四)金得乐

 新型玉米专用调控剂,能缩短节间长度,增粗秸秆,矮化株高,能降低穗位15-20厘米,从而抗倒伏。一般在玉米7-11片叶时,每亩用1(30毫升)对水15-20公斤喷雾。

(五)玉黄金

 最新玉米专用型高科技产品,能降低穗位和株高而抗倒,能减少空秆、小穗,防秃尖,还可促早熟5-7天,一般增产20%以上。在6-10片叶时(玉米株高0.5-1米)使用,每亩用2支(每支1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

(六)化控2

 能使玉米茎杆坚韧,根系发达,抗倒能力增强,同时降低株高和穗位10-12厘米,还可使叶片上冲,增加种植密度,增产幅度一般为15-30%。在孕穗前,每亩用20%的化控225-30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施到植株顶部叶片上。

(七)多效唑和助壮素

1、多效唑:一般在5-6叶期,用多效唑50克对水50公斤喷雾。2、助壮素: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助壮素2-30毫升,对水40公斤喷施,一般可增产10%。除以上介绍的几种药剂外,还有很多,如康普6号(玉米抗倒专用)、金镶玉等,都具有抗倒增产的效果。

(八)矮壮素

 在拔节前3天喷洒浓度为1000-3000毫克/50公斤/亩。能够使植株节间缩短、穗位降低,增强抗倒性。叶叶变宽变短,叶色变黑,光合势增强。能减少秃尖,提高千粒重。使用矮壮素还可以提高密度,以增加亩穗数达到增产的目的,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强15%-20%的群体。

夏玉米施肥技术小常识

1、夏玉米不同时期氮、磷、钾吸收量:

生育

时期

生育日数

N

P2O5

K2O

占千重(%

累积(%

日吸收(%

占千重(%

累积(%

日吸收(%

占千重(%

累积(%

日吸收(%

苗期

10

4.65

0.90

0.09

1.56

0.80

0.08

2.82

0.70

0.07

拔节

9

2.94

4.30

0.38

1.27

4.60

0.42

2.18

4.30

0.07

大喇叭口

16

2.21

33.60

1.83

0.93

34.80

1.89

2.74

49.00

2.79

抽雄

12

1.77

50.80

1.43

0.70

49.50

1.23

2.15

72.50

1.96

授粉

16

1.44

55.60

0.30

0.65

62.60

0.82

1.74

79.40

0.43

乳熟

18

1.38

90.20

1.92

0.61

99.10

2.03

1.30

100

1.14

成熟

16

1.20

100

0.61

0.49

100

0.06

0.84

82.40

-1.10

2、玉米对NPK的吸收数量和比例:

每生产100公斤子粒吸收氮2.55公斤,五氧化二磷0.98公斤,氧化钾2.49公斤。氮 :磷:钾=2.612.5。此数据可作为施肥依据,并按当地的生产实际条件(土壤肥力、施肥方法)和产量水平适当调整,制定施肥方案。以下为各肥料的含量:

氮肥

磷肥

钾肥

肥料名称

含氮量

名称

含量

名称

含量

氨水

依浓度确定含量

过磷酸钙

14-16%

硫酸钾

48-52%

碳氨

17%

重过磷酸钙

45-50%

氯化钾

50-60%

硫酸氨

20-21%

钙镁磷肥

14-18%

磷酸二氢钾

K30%,含P50%

氯化氨

24-25%

磷矿粉

10-25%

 

 

硝酸氨

34-35%

沉淀磷肥

27-40%

 

 

尿素

45-46%

钢渣磷肥

5-14%

 

 

磷酸二铵

18%

脱氟磷肥

20%

 

 

 

返回列表
line